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内蒙古大兴安岭跨越数字鸿沟,通信技术为智慧林(2)

来源:通信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日报9月18日电(记者 马思) 李国是内蒙古甘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名管护员,从2016年公园成立之初,就一直负责公园的管护和监测工作。今年的9月4日他

中国日报9月18日电(记者 马思) 李国是内蒙古甘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名管护员,从2016年公园成立之初,就一直负责公园的管护和监测工作。今年的9月4日他非常高兴,因为盼望已久的4G基站正式开通了。

据悉,随着通信网络的覆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下一步将实施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森林旅游监控平台、智慧林业云平台等信息化建设项目,为提升内蒙古森工集团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智慧林业提供重要保障。

根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内蒙古境内的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10.67万平方公里,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创造的价值,高达6160亿元/年。

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加强统筹谋划,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纳入“国家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施范畴,明确批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121个4G通信基站。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场、景区、防火瞭望塔、重要道路、重点火险区的公网覆盖率,从不足10%提升至50%左右。

“以前没有基站,手机没有信号,一线防火驻防全靠电台联络,遇到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固定电台或者到公路上寻找通讯信号,工作非常不便。”李国告诉记者,有了4G基站,不仅随时与上级单位甘河森工公司沟通,而且公园内的气候监测、水文监测等数据传输也从之前的两三天人工采集变成数据实时更新传输,减轻了管护员的工作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文章来源:《通信技术》 网址: http://www.tongxinjishubjb.cn/zonghexinwen/2022/0920/871.html



上一篇:卫星通讯技术将会用到荣耀手机上?赵明:还需
下一篇:6G来了!LG成功测试下一代通信技术传输:目标

通信技术投稿 | 通信技术编辑部| 通信技术版面费 | 通信技术论文发表 | 通信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通信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